2023年初中地理重要知识点总结5篇(全文完整)

初中地理重要知识点总结1、中国领土东西跨经度有60多度,跨了5个时区,东西距离约5200公里。2、中国领土南北跨越的纬度近50度,南北距离约为5500公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地理重要知识点总结5篇,供大家参考。

初中地理重要知识点总结5篇

初中地理重要知识点总结篇1

1、中国领土东西跨经度有60多度,跨了5个时区,东西距离约5200公里。

2、中国领土南北跨越的纬度近50度,南北距离约为5500公里。

3、中国领土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53°N)。

4、中国领土最南端在南海的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4°N附近)。

5、中国领土最东端在黑龙江省的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135°E)。

6、中国领土最西端在新疆帕米尔高原(73°E)。

7、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它的版图被形象地比作一只头朝东尾朝西的金鸡,地势西高东低。

8、中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在世界各国中,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第三位,差不多同整个欧洲面积相等。

9、中国的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公里,沿海有许多优良港湾,便于船舶避风和停靠。

10、中国岛屿大约有5000多个,绝大部分分布在长江口以南的海域。

11、中国最大的群岛是舟山群岛,它位于浙江省东面的海域。

12、中国南海有四个群岛,即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

13、中国所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14、内海是一个国家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土,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之间的渤海是中国的内海。

15、中国最大的岛屿是台湾岛,第二大岛是海南岛。

16、辽东半岛是中国最大的半岛,山东半岛是中国第二大半岛。

17、台湾海峡位于福建省与台湾省之间,从南到北连接着南海和东海,是中国海上运输的重要通道,人们称它为“海上走廊”。

18、中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台湾省是中国地震最频繁的省份。

19、与中国陆地相邻的国家有15个。

20、东面同中国相邻的国家有朝鲜。

21、北面同中国相邻的国家有俄罗斯。

22、西北面同中国相邻的国家有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塔吉克斯坦。

23、西面同中国相邻的国家有阿富汗、巴基斯坦。

24、西南面同中国相邻的国家有尼泊尔、锡金、印度、不丹。

25、南面同中国相邻的国家有缅甸、老挝、越南。

26、同中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

27、东面同中国隔海相望的国家为韩国、日本。

28、东南面同中国隔海相望的国家为菲律宾。

29、南面同中国隔海相望的国家为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30、中国的行政区域,基本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自治县、市)、乡(镇)三级。

31、中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32、新疆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它位于中国的西北部,其人民政府所在地是乌鲁木齐市,简称为“新”。

33、有“古代历史的博物馆”之称的陕西省,是古代秦国的所在地,所以称“秦”或“陕”。

34、陕西省人民政府所在地西安市(古称长安),是我国著名的“千年古都”。

35、有“煤海”之称的山西省,因位于太行山的西面而得名,简称“晋”,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太原市。

36、内蒙古自治区横贯我国东北、华北、西北,简称“内蒙古”,人民政府所在地呼和浩特市,意思是“青色的城市”。

37、因位于黄河北岸而得名的河北省,在古代它的部分土地属于冀州,所以河北简称“冀”,人民政府所在地是石家庄。

38、河南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两个重要发祥地之一,它是中国古代“九州”中的“豫州”,因此简称“豫”,人民政府所在地是郑州,有大量古代历史和文化遣址。

39、辽宁因省内有一条辽河而得名,简称“辽”,人民政府所在地是沈阳市。

40、吉林省位于东北平原的中心,简称“吉”,人民政府所在地长春市是中国的“汽车城”。

41、有“北大仓”(粮仓)之称的黑龙江省是中国最北的省份,也是最东的省份,简称“黑”。

42、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所在地哈尔滨市,又称“冰城”,每年的元旦到春节期间,这里举办冰雕艺术节。

43、甘肃省是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兰州市。

44、宁夏回族自治区,位于中国的西北部,人民政府所在地是银川市。

45、青海湖古代叫“西海”,蒙古语称“库库诺尔”,意思是“青色的湖”。青海省就是因它而得名的,这是我国唯一以湖泊而得名的省,人民政府所在地是西宁市。

46、西藏自治区位于中国的西南边疆。从公元7世纪开始就与内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经常往来,促进了藏、汉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发展。左图为西藏布达拉宫。

47、同缅甸、老挝、越南相邻的中国西南边疆省份是云南省,简称“滇”或“云”。

48、云南省人民政府所在地昆明市,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闻名中外的“春城”。这里冬天不冷,夏天不热,气候温和,四季如春。

49、“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指的是贵州省,简称“黔”或“贵”,人民政府所在地是贵阳市。

50、西藏人民政府所在地拉萨市,在藏语中是“圣地”或“佛地”的意思。又因这里一年四季晴空万里,日照时间长,人们把它叫做“日光城”。

初中地理重要知识点总结篇2

伊拉克地处美索不达米亚,是世界古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奉行中立、不结盟政策,但由于入侵伊朗和吞并科威特而在国际上陷于孤立。

公路

伊拉克国内交通运输以公路为主。公路网遍布全国,总长3.97万公里,多数建于1991年之前。海湾战争中伊拉克公路遭受严重破坏,战后多数得到修复。

铁路

总长2027公里,主要有以巴格达为中心的三条干线:巴格达-基尔库克-埃尔比勒线,巴格达-摩苏尔- 土耳其线,以及前苏联援建的巴格达-乌姆盖斯尔港线。2000年8月,伊叙之间的铁路恢复通车。2001年7月,伊土(耳其)20年来首次开放铁路运输业务。

水运

共有各类船只35艘,总吨位79.1万吨,内河航线总长1015公里,主要有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和夏台阿拉伯河及人工运河(萨达姆河)等部分水道。主要港口有乌姆盖斯尔港(年吞吐量500多万吨)和贝克尔港,贝克尔港为大型输油港,年输油能力84万吨。2003年伊拉克战争结束后,乌姆盖斯尔港被立即用于接收国际人道主义救援物资。同年6月,该港向商船开放。

航空

海湾战争期间,伊通讯设施破坏严重,加上美英两国在伊南北设立“禁飞区”和“安全区”,对伊进行持续军事打击,伊民航业务长期中断。2000年8月,伊重新开放关闭长达10年之久的巴格达国际机场,与埃及通航。11月,伊恢复巴格达至南部城市巴士拉和北部城市摩苏尔的国内航线。2003年,受伊拉克战争影响,伊拉克航空业再度陷于瘫痪。2004年开始恢复部分国际航线。

总结:西方音乐在伊拉克的流传越来越广,许多人到欧美学习音乐,并运用西方音乐的创作技巧来创作本民族的音乐。同时,在伊拉克还成立了国家交响乐团。

初一地理知识点总结之逆城市化阶段

在这些聚集过程中,一个突出的现象是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

逆城市化本身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一般要经历以下4个阶段:

萌芽阶段———首先搬入郊区的都是富有阶层;

形成阶段———大量中产阶级开始搬入新的郊外开发区居住,但仍要每天到市中心工作,购物和娱乐;

发展阶段———居住郊区化和工业郊区化;

成熟阶段———郊区的自立程度越来越高,由单一的居住功能变成具有各种城市功能的就业中心。郊区人口是都市区人口的一部分,郊区化的出现导致了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巨型城市带的兴起。

总结:“大城市化”的必然结果是愈来愈强大的聚集效应,同时也带来了聚集空间趋近极限和难以持续的种种“城市病”。

初二地理知识点之国际合作

关于地理学习中国际合作的知识点内容学习,希望同学们认真看看下面的知识。

国际合作

1、自然资源在世界各地分布不均;世界各地的文化各具特色;国际局势存在局部冲突。因此要加强国际合作。

2、国际组织:

A、联合国成立于1945年10月24日。安全理事会的常任理事国是:中国、法国、俄国、英国、美国。

B、其它世界组织有:世界贸易组织;阿拉伯国家联盟;欧洲联盟;石油输出国组织;非洲统一组织;美洲国家组织;东南亚国家联盟;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亚太经合组织等。

上面对地理中国际合作的"知识讲解学习,相信同学们已经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上面的知识可以很好地帮助同学们的学习。

八年级地理复习资料之双台风

热带气旋所造成的人命损失是无法估量的,但是热带气旋亦为干旱地区带来重要的雨水。不少地区的每年雨量中的重要部分都是来自热带气旋。

成因

双台风现象示意图

藤原效应源于日本气象学家藤原(Fujiwhara)博士于1921至1923年一系列的涡旋实验及观测。他发现两个距离很近的气旋性涡旋会受到对方的影响,互相沿着两者中心所形成的轴线心,呈气旋性方向移动。两个涡旋并有彼此接近及合并的趋势。

虽然双台风效应的定义是两股热带气旋绕着共同中心旋转,但是,双台风效应却可以是千变万化,并不一定是两股热带气旋绕着共同中心旋转:它可以是其中一股热带气旋完全支配另一股的移动方向,或两股热带气旋互相排开,或一个跟随一个移动,甚至它们之间不发生双台风效应。因此,每当两股热带气旋互相靠近时,预测热带气旋的路径往往会变得十分困难。

双台风效应这个名词可谓是亚洲区域对热带气旋相互作用独有的称谓。在北大西洋,热带气旋的相互作用则被称为“齿轮气旋”(pinwheel cyclone)。

互旋

二个气旋范围强度都要相当,绕着一中心互旋,直到一方减弱或离开 ( 二个若都为大型气旋就会自相残杀,若为中小型或许能维持强度 )。不过一般来说,西北太平洋台风互旋时间持续不长,很容易演变成下面大吞小或小跟大的情形。

总结:热带气旋亦是维持全球热量和动量平衡分布的一个重要机制。热带气旋把太阳投射到热带,转化成海水热量的能量,带到中纬度及接近极地的地区。

初中地理课程标准之欧洲固体降水图

大气中水汽直接在地面或地物表面及低空的凝结物,如霜、露、雾和雾淞,又称为水平降水。

读欧洲固体降水占全年降水百分比图(%),完成4~5题。

4.欧洲固体降水占年降水量百分比的分布特征是( )

A.由西北向东南减小 B.由西南向东北减小

C.由西南向东北递增 D.由低纬向高纬减小

5.关于图中等值线说法,正确的是( )

A.等值线分布特征主要受纬度因素影响

B.A处等值线向南弯曲主要受海陆分布的影响

C.B处等值线闭合主要受地形的影响

D.B处固体降水占全年降水百分比可能是10%~20%

总结:水汽在上升过程中,因周围气压逐渐降低,体积膨胀,温度降低而逐渐变为细小的水滴或冰晶漂浮在空中形成云。当云滴增大到能克服空气的阻力和上升气流的顶托,且在降落时不被蒸发掉才能形成降水

初一地理知识点总结之黄河三角洲成因

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属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一年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热同期,年平均降水量大,这片三角洲是黄河挟带的大量泥沙填充渤海凹陷陆地的海相沉积平原。

黄河三角洲是由黄河填海造陆而形成。 由于黄河含沙量高,年输沙量大,受水海域浅,巨量的黄河泥沙在河口附近大量淤积,填海造陆速度很快,使河道不断向海内延伸,河口侵蚀基准面不断抬高,河床逐年上升,河道比降变缓,泄洪排沙能力逐年降低,当淤积发生到一定程度时则发生尾闾改道,另寻它径入海。平均每10年左右黄河尾闾有一次较大改道。

黄河入海流路按照淤积→延伸→抬高→摆动→改道的规律不断演变,使黄河三角洲陆地面积不断扩大,海岸线不断向海推进,历经150余年,逐渐淤积形成近代黄河三角洲。

三角洲平均每年以2-3公里的速度向渤海推进,形成大片的新增陆地。面积逐年扩大,生态类型独特,海河相会处形成大面积浅海滩涂和湿地,成为东北亚内陆和环西太平洋鸟类迁徙的重要“中转站”和越冬、繁殖地。黄河三角洲地势西南高东北低,与黄河入海的方向相一致。由于黄河尾闾摆动的影响,这里的地面形成许多沟壑交错的废弃河道及防水堤坝,虽经多年风雨剥蚀、人为填补,至今仍见岗、坡、洼相间分布的地形,以及波浪涟漪状的地貌。

总结:黄河三角洲地处渤海之滨的黄河入海口,是黄河携带的大量泥沙在入海口处沉积所形成,为全国最大的三角洲,也是我国温带最广阔、最完整、最年轻的湿地。

初中地理重要知识点总结篇3

河流和湖泊

一、众多的河流

【天然河流的分类及区别】内流河所在的区域为内流区;外流河所在的区域为外流区域。

天然河

去 向

水源补给

水量

流程

汛期

其它

内流河

未流入海洋

高山冰雪融水

高温期

季节河

外流河

流入海洋

天然降水

雨季

北方有冰期

【人工河——京杭运河】

人工河流

开凿

时间

长 度

经过的

省区

沟通的

河流

作 用

京杭

运河

隋炀帝世界

最早

1800千米

世界最长

京、津;冀鲁、苏、浙

海、黄、

淮、长江、

钱塘江

过去和现在沟通南

北交通;将来是南水

北调工程的输水管道

二、黄河的治理与长江的开发

【长江、黄河的概况】

源地

入海

源头

形状

流程

长江

唐古拉山

东海

沱沱河

“VW”形

6300千米

黄河

巴颜喀拉山

渤海

约古宗列曲

“几”字形

5400千米

流量

流域面积

主要支流

长江

1万亿立方米

180万平方千米

雅、岷、嘉、汉;乌、沅、湘、赣

黄河

600亿立方米

75万平方千米

湟、洮、渭、汾

各游分界

流经的省区

流经的地形区

长江

宜昌(鄂)、湖口(赣)

青、藏、川、滇、渝;

鄂、湘、赣、皖、苏、沪

青藏高原、横断山区、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黄河

河口(内蒙古)、孟津(豫)

青、川、甘、宁、内蒙古;陕、晋、豫、鲁

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长江、黄河的开发与治理】

开发与利用

危害与治理

塑造了长江中下游平原;灌溉;水能开发;黄金水道的航运价值的开发;南水北调工程的水源;

电站:二滩、龚嘴、葛洲坝等

危害:洪涝灾害;荆江“地上河”;川江滩多流急;

治理:在中、上游加固江防大堤,兴建分洪、蓄洪工程,营造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保持水土;治理荆江、川江河道,建设三峡大坝;

塑造了华北平原和有“塞上江南”美称的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引黄灌溉;水能的梯级开发;

电站:龙羊峡、三门峡、小浪底

危害:上游草地退化,荒漠化严重;中游多泥沙,水土流失严重;下游形成“地上河”,易决口泛滥;凌汛;

治理:上、中游植树种草保持水土,修水库;下游加固堤防,疏通河道,引黄淤灌,修建分洪、蓄洪工程;

【长江水能】

长江水能蕴藏量居世界首位,占全国总量的1/3,其中可开发利用的水能资源占全国一半,集中分布在源头到宜宾的上游河段。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如二滩、葛洲坝、三峡等水电站。但是由于工程条件复杂、投资大等原因,长江水能利用率只占可开发利用的8.6%。

【长江航运】

长江干流横贯东西,江阔水深,终年不冻,宜宾以下四季通航。支流众多,干、支流通航里程近8万千米,占全国内河通航总里程的2/3,构成纵横广阔的水运网,既沟通内地和沿海,又联系了南北广大地区。货运量占全国的60%,居全国内河运输第一位,是我国东西交通运输的大动脉,有“黄金水道”之称。

【湖泊的分类】

内流湖(咸水湖):位于内流区域(属青藏高原湖区)。不与海洋相通,蒸发量大,含盐量高。如,最大的咸水湖是青海湖。

外流湖(淡水湖):位于外流区域(属东部平原湖区),与江河相连,通向海洋,不含盐度。如,我国五大淡水湖: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

初中地理重要知识点总结篇4

中国的自然资源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1.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利用类型:

(1)类型:耕地、林地、草地A(比重最大)

(2)耕地占世界第四位,林地占世界第六位

2.几类土地资源的分布:

(1)耕地、林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 ;

(2)草地、难以利用的土地分布在西部内陆地区 ;

(3)我国三大林区:a东北林区(最大的自然林区);b西南林区(树种最丰富的林区)c东南林区(最大的人工林区)

3.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① 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

② 山地多,平地少。(山区为山地、崎岖的高原、丘陵地区的统称)

③ 后备耕地资源缺乏。(主要分布在新疆、黑龙江等边远省区)

我国土地政策的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节约与保护水资源

1.水资源:

(1)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指可用的淡水资源。

(2)中国利用的淡水资源:河流水和淡水湖泊水。

(3)目前人类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江河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4)陆地上的淡水资源主要来自于大气降水。一个国家水资源的多少主要以径流量来衡量。

(5)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

2.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解决办法:

①时间分配不均匀→夏秋多,冬春少―――――――(修建水库)。

②空间分布不平衡→南多北少,东多西少―――――(跨流域调水)。

3.我国水资源紧张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原因:①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②水资源污染和浪费严重。

措施:①修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②节约用水和防治水污染。

4.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我国北方水资源污染最严重的河流:淮河、海河、辽河。

5.跨流域调水工程包括:

A:引滦入津、B:引黄入晋、C:引黄济青、D:引滦入唐、E:南水北调东线方案、F:南水北调中线方案、G:南水北调西线方案

南水北调:把我国长江流域的水调往缺水的华北、西北地区 ,分为东线方案、中线方案、西线(主要缓解西北地区缺水)方案 。

合理利用与保护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及分类

(1)含义:人类直接从自然界获得,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源于自然界()、有用性)如土地、矿产、森林、水能、太阳能等。

(2)分类: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循环利用的资源叫可再生资源(合理利用,保护和培育),如土地、森林、水、水能等;用一点少一点,短时间(或人类历史时期)不可再生叫非可再生资源(珍惜和节约),如矿产资源。

(3)我国自然资源现状: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

初中地理重要知识点总结篇5

地形

1、:我国的地形特征

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五种地形齐备,山区面积广大,约占全国面积的2/3;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三阶梯状分布。西南部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为第一阶梯。大兴安岭一太行山一巫山一云贵高原东一线以西与第一阶梯之间为第二级阶梯,海拔在1000米一2000米之间,主要为高原和盆地。第二阶梯以东,海平回以上的陆面为第三级阶梯,海拔在500米以下,主要为丘陵和平原。

复杂多样的地形,形成了复杂多样的气候;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点,有利于湿润空气深人内陆,供给大量水汽;使大河滚滚乐流,沟通东西交通;大河由高一级阶梯流人低一级阶梯的地段,水流湍急,产生巨大的水能。

2、:主要山脉分布

东西走向的三列:由北而南为天山一阴山一燕山;昆仑山一秦岭;南岭。东北一西南走向的三列:从西而东为大兴安岭一太行山一巫山一雪峰山;长白山一武夷山;台湾山脉。

南北走向的2条:贺兰山;横断山。西北一东南走向的有2条:阿尔泰山、祁连山。在我国和尼泊尔交界处的喜马拉雅山脉主峰一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米;是世界最高峰。

3、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

四大高原的特点和分布: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我国最大、世界最高的大高原。其特点是高峻多山,雪山连绵,冰川广布,湖泊众多,草原辽阔,水源充足。内蒙古高原在我国北部,包括内蒙古大部和甘、宁、冀的一部分,海拔1000米左右,是我国第二大高原。其特点:地面开阔平坦,地势起伏不大;多草原和沙漠。黄土高原位于海拔为1000米一2000米。地面覆盖着疏松的黄土层,是世界上黄士布最阔、最深厚的地区;水上流失严重;千沟万壑。云贵高原岩溶地形广布;山岭起伏;崎岖不平。

四大盆地的分布及特点:四川盆地位于四川东部,因广布紫色砂页岩,有‘红色盆地"和"紫色盆地"之称,是我国地势最低的盆地:塔里木盆地位于新疆南部,呈环状分布,中部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最大的沙漠,是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柴达木盆地位于创省西北部,大部分为戈壁、沙漠,东部多沼泽、盐湖,是我国地势最高的典型的内陆高原盆。

三大平原的分布和特点:东北平原,地表以肥沃的黑土著称,海拔多在200米以下,周围面积最大的平原。华北平原地势低平,千里沃野,是我国第二大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长江中下游沿岸,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湖泊众多。

主要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等。

4、主要地震带和火山分布区

我国是多地震的国家之一,主要分布地区:①东南部的台湾和福建沿海;②华北太行沿线和京津唐地区;③西南青藏高原和它边缘的四川人云南两省西部;④西北的新疆、甘肃、宁夏。

推荐访问:知识点 地理 初中 初中地理重要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中地理重要知识点总结大全 初中地理重要知识点总结图 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可打印 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图 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人教版 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视频课程 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思维导图 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