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锦诗读后感4篇

篇一:樊锦诗读后感

  2021 观感动中国樊锦诗先进事迹观后感心得 体会精华

  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从小在上海长大,1963 年 北大毕业后,把大半辈子的光阴都奉献给了大漠上的敦煌石 窟。人们亲切地喊她“敦煌的女儿”。

  樊锦诗 坚守大漠的敦煌学者 为了敦煌,樊锦诗和丈夫两地分居长达 19 年,两个儿子 出生后都没有得到很好的照料,但她却视敦煌石窟的安危如生 命,扎根大漠,潜心石窟考古研究和创新管理,完成了敦煌莫 高窟的分期断代、构建“数字敦煌”等重要文物研究和保护工 程。

  20________年,国庆前夕,樊锦诗获颁国家荣誉称号勋 章。

  2021 观感动中国樊锦诗先进事迹体会感悟范文【篇一】 窦兰英是甘肃省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红湾寺镇隆畅社 区居民。6 年前,窦兰英的大女儿患病离世后,留下 12 万元 看病欠款。年过花甲的她毅然决定替女还债。她用田字格本做 了个小账本,把 12 万元账目全都罗列出来,记在本上、装在 心里。为了还债,60 多岁的老人当保姆、钟点工,捡废品卖

  第1页共9页

   破烂,省吃俭用把每一分钱都攒下来。6 年时间里,在老人的 努力和社会各界帮助下积极还债。截至目前,12 万元债务已 全部还完。窦兰英老人视诚信如生命,被街坊四邻亲切地称作 “信义奶奶”。今年 9 月,她荣获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荣誉称 号

  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她从小在上海长大,1963 年北大毕业后,把大半辈子的光阴都奉献给了大漠上的敦煌石 窟。人们亲切地喊她“敦煌的女儿”。为了敦煌,樊锦诗和丈 夫两地分居长达 19 年,两个儿子出生后都没有得到很好的照 料,但她却视敦煌石窟的安危如生命,扎根大漠,潜心石窟考 古研究和创新管理,完成了敦煌莫高窟的分期断代、构建“数 字敦煌”等重要文物研究和保护工程。20________年国庆前 夕,樊锦诗获颁国家荣誉称号勋章。

  2021 观感动中国樊锦诗先进事迹体会感悟范文【篇二】 1963 年,樊锦诗从北京大学毕业,带着强烈的事业心和 高度的责任感来到敦煌,全部身心投入到国家的文物事业中, 在大漠深处一呆就是 47 年,为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的永 久保存与永续利用做出了杰出贡献。

  敦煌莫高窟是人类文化的瑰宝,历经千百年来自然侵蚀和 人为的破坏,文物本体已经十分脆弱,为了保护好这些珍贵的 文物,樊锦诗同志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和聪明才智。在工作中,

  第2页共9页

   她始终坚持贯彻国家“抢救第一、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 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重视科技在石窟保护中的应用。她带 领科研人员,经过艰苦探索和不懈努力,在古遗址的科学保 护、科学管理上走出了一条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路子,把敦 煌石窟的保护和管理工作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在文物保护方面,樊锦诗同志和她领导的团队,初步形成 了一些石窟科学保护的理论与方法,在管理上建立一整套遗址 管理制度、有效地阻止了人为因素对石窟的破坏,通过环境监 测与研究,对莫高窟窟区大环境及洞窟小环境做出了科学的质 量评价;以工程阻沙、化学治沙、生物固沙为主的综合治沙防 护系统已成一定规模,沙害治理取得显著成效;通过多年研究 和探索,确定和形成了一套砂砾岩石窟崖体裂隙灌浆、风化崖 面防风化加固的材料与工艺,有些技术从材料到施工工艺均为 我院所独创。探讨了壁画病害产生的机理,为保护工作提供了 基础资料和科学数据;不断改进壁画修复技术,实验筛选了几 种新的修复材料,等等,使敦煌石窟的保护真正走上了科学保 护之路。

  樊锦诗同志在敦煌石窟的保护工作中始终意识到文物保存 环境的重要性,她首次提出将考古与自然科学相结合进行敦煌 石窟环境演化与石窟保护的关系研究,主持申请了国家文物局 项目《敦煌莫高窟环境演化与石窟保护研究》、《敦煌莫高窟

  第3页共9页

   及周边地区环境演化科普教育》,并亲自调查洞窟、崖面现 状,根据考古断代第一次提出莫高窟南区中段在历史上有过不 同规模的三次坍塌的观点,并初步复原了历史上崖面原始形 态。

  她注重安全保护与合理利用的有机结合,以高质量的展陈 传播敦煌艺术;提出“数字敦煌”理念,利用数字技术储存和 展示莫高窟壁画和彩塑,策划实施了莫高窟史上规模最大的综 合性保护工程——“敦煌莫高窟保护利用工程”,为莫高窟的 保护与利用拓展了空间,奠定了新的基础。樊锦诗同志最早提 出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敦煌壁画、彩塑艺术永久保存的构想, 并作为项目负责人,协调有关科研单位,申报并完成了国家 “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濒危珍贵文物信息的计算机存贮 与再现系统研究》的科研课题;主持完成了《曙光天演 PowerPC 工作站在文物保护工作中的应用研究》项目,该项目 也已通过“863”计划专家组的鉴定。她组织敦煌研究院与浙 江大学共同申请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多媒体智能技术集成与 艺术复原》课题,这一课题以敦煌莫高窟为重点,首次将“墙 壁上的博物馆——敦煌莫高窟”用多媒体及智能技术展现到人 们面前,并在敦煌壁画的艺术复原与艺术创造方面进行了卓有 成效的尝试。

  第4页共9页

   樊锦诗同志积极谋求敦煌石窟的国际合作,按照“以我为 主,对我有利,为我所用”的原则,先后与日本东京国立文化 财研究所、美国盖蒂保护研究所、美国梅隆基金会等机构行了 合作项目的研究,开创了我国文物保护领域国际合作的先河, 使莫高窟文物保存环境得到改善,安全系数得到提高,本体病 害和损毁得到遏制。在她的组织、领导下,中外友好合作,取 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使敦煌石窟的保护研究逐步与国际接 轨,把敦煌石窟的保护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2021 观感动中国樊锦诗先进事迹体会感悟范文【篇三】 莫高窟位于甘肃省最西端,气候干燥,黄沙漫天,冬冷夏 热。樊锦诗一天只吃两顿,喝的是盐碱水,住土房、睡土炕、 用土桌。“每天这里拍拍,那里拍拍,都是土”,她拍拍左右 胳膊,比划着当时的情景。

  白天去洞窟,必须要爬蜈蚣梯。

  什么是蜈蚣梯?就是一根棍子上分出不同的短叉,通过攀 爬这些短叉上下的“梯子”。“我从没见过这样的‘梯子’, 还那么高”,81 岁的樊锦诗一边比划一边往脚下看,宛如当 年站在梯子上那个心惊胆战的小姑娘。

  因为害怕,樊锦诗每天都会在身上揣几个干馒头,尽量不 喝水,少去厕所,以免攀上爬下。

  

篇二:樊锦诗读后感

  2020 学习樊锦诗事迹心得体会 10 篇精 选

  学习樊锦诗事迹心得体会一 “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文物 有效保护的探索者”改革先锋称号获得者、“最美奋斗者” 称号获得者……作为中国文物保护领域国际合作的领军人 物之一,樊锦诗获得过很多荣誉。1963 年,她毕业于北京大 学后进入敦煌文物研究所工作,历任敦煌研究院副院长、院 长、名誉院长,为敦煌文化研究、保护和传承奋斗了 56 个 春秋,至今仍在继续做着贡献。樊锦诗为敦煌莫高窟保护作 出重要贡献,是文化领域、文物战线的杰出代表。

  在宣讲中樊锦诗介绍了敦煌文化灿烂辉煌的成就,强调 了敦煌保护的重要意义,她从“守一不移”“担当使命”“探 索进取”“留住根脉,我们永远在路上”四个方面讲述她与 敦煌之间的“情缘”以及敦煌研究院在莫高窟的研究、保护、 管理等方面所做的努力和所取得的成就。她带领团队致力于 莫高窟的科学保护,敦煌学的深化研究,在全国文博系统率 先广泛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制定文物保护专项法规和办法、 建设数字敦煌档案。通过多方面努力创新性解决了莫高窟旅 游开发与永久保护之间的矛盾,积极利用现代技术真正做到

   了让莫高窟走出去、火起来。樊锦诗强调人才队伍培养的重 要性,敦煌研究院能取得今天的成就离不开几代莫高人的付 出。樊锦诗表示,敦煌研究院成立几十年来,尤其是改革开 放 40 年来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怀下,一代又一代莫高人 传承着“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莫 高精神,在研究、保护、传承、弘扬敦煌文化艺术等方面取 得了成绩。“新时代向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要不忘过去、 把握现在、面向未来,莫高窟的保护乃至全国文物的保护任 重而道远,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断探索创新,为 中华文化的繁荣、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

  王吉德指出,“莫高精神”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文物事业 的高度重视和全力支持,是国家强盛、社会进步在文化领域 的集中体现,也是广大文博工作者的共同精神财富,是做好 新时代文物工作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和强劲持久的精神动 力。要大力践行“莫高精神”,深入开展向樊锦诗同志学习 的活动,学习她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 扎根一线、爱岗敬业、择一事终一生的家国情怀,求真务实、 敢于作为、使命在肩的担当勇气,改革奋进、矢志不移、锐 意进取的创新精神,将“莫高精神”融入文物保护利用改革 实践,争做新时代中华文化的继承者、创新者和传播者。

  学习樊锦诗事迹心得体会二 天下可能没有比樊锦诗更专注、更长情的“学生”了。

   只因为在中学课本里读到了“敦煌莫高窟”,“也不知道 是注定有缘还是什么,我读了那篇课文,就一直忘不了。” 樊锦诗说。

  在戈壁荒漠的漫天风沙里,她用将近一甲子的时光将敦 煌这本“书”一读再读,从青春少女到满头华发。“敦煌是 永远读不完的,无论你读书万卷还是学富五车,在敦煌面前, 永远是才疏学浅的小学生。”

  这位“敦煌女儿”在这不毛之地一待就是 56 年,保护 了 735 座千年洞窟,并致力于传承敦煌文化。

  金秋十月,刚刚荣获“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 称号的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来到香港,获颁第四届香 港“吕志和奖——世界文明奖”。

  10 月 3 日,在香港会展中心的颁奖礼上,樊锦诗说:“守 护莫高窟是值得奉献一生的高尚事业,是必然要奉献一生的 艰苦事业,也是需要一代又一代人为之奉献的永恒事业。”

  学习樊锦诗事迹心得体会三 莫高窟记录了自十六国,北朝,隋唐等至清朝,近代的 兴衰。它记录这王朝的繁盛,记录着文化的交融,记录着清 末近代的屈辱。莫高窟像一个阅历深厚的老者,为我们慢慢 讲述着这历史长河,这荣辱兴衰。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 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 735 个,

   壁画万平方米、泥质彩塑 2415 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 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

  莫高窟的兴衰与著名的陆上丝绸之路息息相关,作为中 外交流之路的一个重要节点,莫高窟大量的壁画中可发现, 古代艺术家们在民族化的基础上,吸取了伊朗、印度、希腊 等国古代艺术之长。

  藏经洞的内壁绘菩提树、比丘尼等图像,中有一座禅床 式低坛,上塑一位高僧洪辨的坐相,另有一通石碑,似未完 工。从洞中出土的文书来看,最晚的写于北宋年间,且不见 西夏文字,因此可推断藏经洞是公元 11 世纪时,莫高窟的 僧人们为躲避西夏军队,在准备逃难时所封闭的。

  1907、1914 年英国的斯坦因两次掠走遗书、文物一万 多件。1908 年法国人伯希和从藏经洞中拣选文书中的精品, 掠走约 5000 件。后日本,俄国,美国都曾盗窃了藏经洞中 的珍贵文物。

  藏经洞的发现是因王道士,损毁也因他。藏经洞内文物 的遗失,是每一个中国人都不可忘怀的。这屈辱的教训更加 让我们自强自立。

  飞天壁画 敦煌飞天是敦煌莫高窟的名片,是敦煌艺术的标志。敦 煌莫高窟 492 个洞窟中,几乎窟窟画有飞天。

  它是印度佛教天人和中国道教羽人、西域飞天和中原飞

   天长期交流、事融合为一,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飞天。它是 不长翅膀不生羽毛、没有圆光、借助云而不依靠云,主要凭 借飘逸的衣裙、飞舞的彩带而凌空翱翔的飞天。敦煌飞天可 以说是中国艺术家最天才的创作,是世界美术史上的一个奇 迹。

  飞天壁画虽然人物不带翅膀但从其飘忽的衣袖,人物轻 盈的姿态,婀娜的动作即可感觉到其飞翔之感。这也与中国 传统的绘画特点形似相符合。

  敦煌飞天舞就是根据其壁画上女子的人物形象,动态, 衍生出来的一种飘逸自然的舞蹈。有机会推荐大家去看一 看。

  敦煌石窟开凿在砾岩上,除南北大像是依山而建的石胎 泥塑外,其余多为木架结构。彩塑为敦煌艺术的主体有佛像、 菩萨像、弟子像以及天王、金刚、力士、神等。彩塑形式丰 富多彩,有圆塑、浮塑、影塑、善业塑等最高米,最小仅 2 厘米左右,题材之丰富和手艺之高超,堪称佛教彩塑博物馆。

  17 窟唐代河西都统的肖像塑,和塑像后绘有持杖近侍等,都 惟妙惟肖,把塑像与壁画结为一体,为中国最早的高僧写实 真像之一,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篇三:樊锦诗读后感

  精品文档

  2020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樊锦诗事迹观后感 5 篇 ----WORD 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2020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樊锦诗事迹观后感 1 “党需要我们到什么地方,国家需要我们到什么地方,我们就到 什么地方去。”1963 年,樊锦诗从北京大学毕业,怀揣着保护祖国 文化遗产梦想,千里迢迢来到了戈壁大漠深处的敦煌莫高窟。敦煌夏 季酷热、冬季严寒,工作、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作为一个身材娇小的 江南女子,很多人怀疑樊锦诗的意志和能力,可性格倔强的她,顽强 地坚持了下来,而且秉承了老一代敦煌人“打不走”的精神。如今 73 岁的她已满头华发,还在为敦煌文物事业殚精竭虑。

  敦煌莫高窟营造于公元 4 世纪至 14 世纪,作为人类的文化瑰宝, 历经千百年来自然侵蚀和人为的破坏,文物本体和环境都十分脆弱。

  在敦煌 40 多年的工作当中,保护成了樊锦诗最重视的工作,所取得 的成果也最为丰硕。

  从壁画病害防治到崖体加固,从环境监测到风沙治理,在敦煌遗 产保护的各个领域,樊锦诗和敦煌研究院的保护工作者一起,不断探 索创新,攻克难题。正是在她的带领下,敦煌遗产保护翻开了新篇章, 走上了科学保护之路。

  “敦煌莫高窟保护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有明确的保 护方向、保护目标、保护原则、保护措施,才能使它得到更妥善的保 护。”樊锦诗清醒地认识到,面对如此灿烂的文化遗产,保护仅靠人

   精品文档

  和技术还不够,还要立法和制定保护规划。在她的倡导和推动下,《敦 煌莫高窟保护条例》和《敦煌莫高窟保护总体规划》近年来先后公布 实施。

  在敦煌工作的 40 多年中,樊锦诗先后担任敦煌文物研究所副所 长、敦煌研究院副院长、敦煌研究院院长等职务。作为继常书鸿、段 文杰之后敦煌研究院的第三任院长,樊锦诗深感肩上的重担,丝毫不 敢懈怠。她带头参与科研,与国际上优秀的文物保护机构合作,不断 将先进的保护理念和技术引入敦煌遗产保护。

  在樊锦诗的推动下,敦煌研究院与美国盖蒂保护研究所等多个国 外科研机构展开了合作,一大批先进技术和理念运用到敦煌遗产保护 当中,使敦煌文物的保存环境得到改善,安全系数得到提高,本体病 害和损毁得到遏制,并为敦煌研究院培养了一大批技术人才。

  敦煌历史悠久,文化灿烂,1979 年对外开放以来,不断吸引着 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观者,可随着游客的逐年增多,狭小洞窟和脆弱的 壁画开始不堪重负。如何保护与利用的矛盾,实现敦煌遗产永久保存, 永续利用,成了樊锦诗日夜思考的问题。

  “不能关起门来搞保护,人们应该享受这一珍贵而优秀的文化遗 产。”敦煌莫高窟是中国首批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 樊锦诗参加了申遗材料的准备工作,十分清楚世界文化遗产所承担的 社会责任。在她的积极倡导和推动下,保护与利用的矛盾正在解决, 一个全新的“数字敦煌”正向人们走来。

  2020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樊锦诗事迹观后感 2

   精品文档

  2008 年底,敦煌莫高窟保护利用工程正式开工,这是莫高窟保 护史上具有纪念意义的一天。樊锦诗不会忘记,一份她亲自参与事关 敦煌文物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政协提案,终于作为莫高窟保护史上规 模最大、涉及面最广的一项综合性保护工程开始实施。

  在这一浩大的保护利用工程当中,除崖体加固、风沙治理、安全 保卫等基础性工程外,

  还要利用现代数字技术,完成敦煌莫高窟 149 个 A 级洞窟的文物 影像拍摄、加工处理和数据库建设,建设敦煌莫高窟游客中心,通过 数字电影等现代展示手段,给观众提供了解敦煌文化、艺术和价值的 全新视角。

  为了保护敦煌遗产,又能更好服务游客,在樊锦诗的带领下,敦 煌研究院在全国的大型遗址中,还率先启动了参观预约制,并开展了 游客承载量的研究。樊锦诗提出,要把敦煌莫高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 的遗址博物馆,不断增加收藏、保护、研究和展示与服务功能。

  在同行眼里,樊锦诗不光是一位出色的文物保护专家和遗产管理 专家,还是一名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的敦煌学者。上世纪 80 年代 以来,在樊锦诗的带领下,敦煌研究院全体科研人员在石窟考古、佛 教美术、文献研究等很多领域都取得了新成果,敦煌研究院已经成为 国际敦煌学研究的最大实体,“敦煌在中国,敦煌学研究在国外”的 历史已经改变。

  “国家的命运决定了莫高窟的命运,国家独立了,国家强大了, 国家发展了,我们的文物也就得到更好地保护了。”樊锦诗已经把自

   精品文档

  己的生命与敦煌融为一体,把一切的成果和荣誉归功于国家和集体, 在她的内心深处,心甘情愿,只想做一个“敦煌的女儿”。

  2020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樊锦诗事迹观后感 3 在樊锦诗的努力下,经过 20 多年的治沙工程建设,使袭击千年 的黄沙,远远地停在摩根山后面。

  但防砂只是缓解了壁画病害的影 响,并没有根本解决问题。

  当时,摩根壁画和彩色中,已经出现了 一半以上的空鼓、变色、脱落等病害,樊锦诗也日趋中心。

  为保护石窟,樊锦诗就在全国旅游景点中率先实行限流,没想到, 这个先例却导致游客怨声载道。很多人说樊锦诗太傻,有钱不赚。然 而,外界的争议,并没有扰乱樊锦诗的步伐。她在进一步思考,如何 用更现代化的方式,向游客展示敦煌?一个偶然的机会,樊锦诗接触 到了电脑,这为她打开了一扇新窗。

  与此同时,范锦诗决定通过恋人彭金章的建议拍摄全面介绍敦煌 的海报。

  工夫无心人,十年的探索与坚持,樊锦诗自创摩根数字展 示中心,发表了 010-3010 和立体球幕 010-3010 两部电影。

  从那以 后,模拟电影与实地参观相结合的观光方式,不仅可以减少游客的参 观时间,还可以增加洞穴的装载量,一举两得。

  2020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樊锦诗事迹观后感 4 樊锦诗,1938 年 7 月出生于北平,成长于上海。1963 年,樊锦 诗以优异的成绩,从北京大学考古专业毕业。25 岁起,就扎根敦煌, 潜心研究和保护敦煌文物,一忙就是 50 余年,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敦 煌的女儿”。樊锦诗也成为继常书鸿、段文杰之后,守护敦煌的第三

   精品文档

  代传人。

  1962 年,24 岁的樊锦诗和另外 3 名男同学同学,来到敦煌实习。

  

篇四:樊锦诗读后感

  2020 观感动中国人物樊锦诗先进事迹感悟大全 5 篇

  大家认识被誉为被誉为敦煌女儿的樊锦诗吗?她的事迹非常感人。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带来感动中国人物樊锦诗,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感动中国人物樊锦诗(一) 在写《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的过程中,始终有几个问 题萦绕在我心头:为什么在戈壁荒漠里产生如此灿烂的人类文明;为 什么在严重缺水的地方生长出李广杏这样甘美的水果;为什么在西北 荒漠里有常书鸿、段文杰、樊锦诗这样一群坚守大漠的打不走的莫高 窟人?所以这本书的写作,是一次关于人生大美的探寻。

  在敦煌研究院的一面墙上,写着这样一句话:历史是脆弱的,因 为她被写在了纸上,画在了墙上;历史又是坚强的,因为总有一批人 愿意守护历史的真实,希望她永不磨灭。几代莫高窟人以他们的青春 和生命诠释的正是一种坚守大漠、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开拓进取的 崇高精神。

  1944 年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敦煌研究院前身)成立,以常书鸿、 段文杰为代表的一批志士仁人、青年学子来到敦煌,以对敦煌文化艺 术的热爱和敬仰之心,扎根大漠,在黄沙飞扬、无电无水、物资匮乏、 交通不便、枯燥孤寂的条件下,筚路蓝缕开创了莫高窟保护和研究的 基业。当我 2014 年第一次到敦煌,见到老一辈文物保护研 ?a href='///yangsheng/kesou/' target='_blank'>咳嗽本幼」 耐练

  第 1 页 共 11 页

   孔 邮 保 淅 崃 恕 K 蔷 烤 故 窃 跹 朔 绱 思 杩 嗟 奶 跫 岢 ?a href='///hua/bihua/' target='_blank'>壁画临摹和学术研究,并成 为一群打不走的莫高窟人?

  樊锦诗说,70 多年来,莫高窟之所以能够在一切艰难的历史条 件中得以保存,就在于莫高窟人的这种奉献精神。这本书的终篇是敦 煌人的墓地就在宕泉河畔,宕泉河边安葬着包括常书鸿、段文杰在内 的 27 位,他们是第一代坚守敦煌的文物保护研究人员。这些人来自 五湖四海,最终心归敦煌。晚年的常书鸿说从来没有后悔自己的选择, 他说假如还有来生,他仍旧愿意做一个莫高窟人。段文杰为敦煌艺术 临摹和研究,为推进敦煌学,为推动敦煌石窟保护和弘扬各项事业的 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他说,只要进了洞,就全然忘记了烦恼,一 画入眼里,万事离心中。

  樊锦诗响应祖国号召,从北京大学前往大西北,这不仅是时间和 空间的跨越,也是一次漫长的精神跋涉。她始终不忘使命,对于守护 世界文化遗产,她只是淡淡地说:此生命定,我就是个莫高窟的守护 人。从保护管理到旅游开放,从敦煌学研究到数字档案建设,从法律 法规的制定到数字敦煌的实现从无到有,从黑发到白头,她和丈夫彭 金章用生命践行誓言。她 40 年后完成《莫高窟第 266275 窟考古报 告》这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考古报告,并因此荣获吴玉章人文社会科 学优秀成果奖汪德迈中国学奖。在荣获改革先锋人物荣誉之后,她又 获得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她曾身患小儿麻痹症,险些瘫 痪,但她就是用那两条瘦弱的腿,走过荒漠和戈壁,走过许多常人难

  第 2 页 共 11 页

   以想象的坎坷和崎岖,这一走就是 50 多年。

  第一次到莫高窟,我看到的不仅是洞窟内灿烂的壁画和雕塑,更

  是洞窟外令人震撼的莫高窟人用生命创造的精神雕塑。每一个投身莫 高窟事业的人,都怀着同样的信念,也都战胜了世俗意义上的诱惑和 欲望。樊锦诗说:正是这个精神传统把大家感召成为一个整体。老一 辈人五十年不走,年轻一代三十年不走。这些人都那么有才,都那么 有学问,为什么不走?哪里没有这儿的吸引力大呀?但就是舍不下这几 百个洞窟,最后把一生都留在了这里,永远留在了这里。每一个人就 像大树上的枝条,枝条和整棵大树一起向上成长,他们共有一个树干, 共有一个根基。只有这样,才能像沙漠中的胡杨,才能努力从贫瘠的 荒漠里吮吸大地的水分和养料,共同沐浴晨光,目送晚霞,共同抵挡 着岁月和风沙的侵蚀。

  写樊锦诗的传记,必须要了解敦煌的学术史,但我不是写敦煌的 学术史,我要写的是,一个对敦煌的方方面面有真知灼见并用生命来 践行保护事业的一个学者的心灵史。这本书书写樊锦诗的奋斗史,照 应了敦煌研究院的发展史,是守望莫高窟的一份历史见证。为了保护 莫高窟这座人类绝无仅有的文化遗产,多少莫高窟人甘愿献出了自己 的一生。坚守和奉献源于对这份事业的热爱,对宝贵文化遗产的责任, 这种热爱和责任会让人生出大勇猛、大无畏的精神。

  以艰苦求卓绝,这就是樊锦诗,这也是一代又一代莫高窟人!莫 高窟人在艰苦奋斗中凝成的崇高精神是令人肃然起敬的时代之光,这 是莫高窟人留给民族和国家宝贵的精神财富。

  第 3 页 共 11 页

   感动中国人物樊锦诗(二) 荣获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和最美奋斗者称号的樊 锦诗先生在一次发言时称:我这辈子守一不移,用毕生的精力只干了 一件事,那就是保护莫高窟。人们从她的匠心精神中领略到了择一业, 终一生的执着风骨。

  守一是古老的法门,这个法门比佛教还要早,因为人要修炼,一 定得有一个调整身心的根本方法。所谓守一不移,是指确立一个固定 不变的目标后,经过一段时间的专注,就能在某个问题、某一领域、 某种技术上有所成就,道家称之为抱一。《道德经》说:天得一以清, 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 为天下正。守一不移是人类文明史为心性修养积累下的最宝贵的思想 财富。

  禅宗第二十八祖达摩,在少林寺的一个石洞里面壁而坐,终日默 然达九年之久,当他离开石洞的时候,他坐禅面对的那块石头上竟留 下一个达摩面壁的形象,衣纹褶皱隐约可见,宛如一幅淡色的水墨画 像。后来人们把这块石头称为达摩面壁影石,将这个天然石洞称为达 摩面壁洞,直至今日,遗迹犹存。

  这使我想起了历史学家范文澜的座右铭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 写一句空。无论是为僧师表还是历史研究,都需要守一不移的执念, 以护佑明心见性的真诚,确保史书编纂的质量。这就意味着要用时间 来打磨信念,用信念来消融时间。

  现实生活中,有的人心浮气躁,渴望一举成名、一夜暴富;有的

  第 4 页 共 11 页

   人这山望着那山高,见异思迁,习惯急转弯、擅长换频道。而移动互 联网时代的快速发展更是让人沉溺于碎片化的信息海洋中。如何排除 杂念,在信息过载中找回专注?美国的一些教授尝试在课堂上放慢进 度,稍作停留,让学生们或闭上眼睛、放空大脑,或盯着一件作品个 把钟头结果,一向高速运转的大脑静下来后,竟激发出令人意想不到 的能量。尤其是智商高的人,因为兴趣广泛,他们的思维重点经常飘 移;知识的碎片化与智力本身并无关联,但智力向多方面扩散时,就 会像光线那样,激光高度聚焦可以穿透钢板,手电筒光线发散只能照 射十几米远。

  其心欲驰散,急手还掣来,要让心猿罢跳,意马休驰,一定得急 手还掣来,不能含糊。急手,就是说在这个时候要有定力,如同蚂蟥 吸血、老鳖咬筷子一样,死死不放。古人将对内心的管理比喻为牧牛 --农田间的路很窄,放牛的小孩要目不转睛地盯着牛,牵着绳子,让 牛只吃田埂上的草,不偷吃庄稼。偷吃庄稼即打妄想,牛好比我们的 心,绳子乃用功的方法,看牛的小孩就是正念,要时刻控制住心中的 妄想。

  回望历史,古人都是用一辈子弄懂一经一论,然后以千经万论来 印证所学的这一经一论,再把一切都归到这一经一论里,如此就是一 法通万法通,万法同一法。修行如此,做学问也是这样。一个人时间 和精力都是很有限的,想把这世间的所有学问都掌握既不现实也没必 要,所以人还是要约束自己,把最大的精力投入到自己的事业上来, 能把一门学问做得精到就不容易。只要守一不移,恒心、毅力如滴水

  第 5 页 共 11 页

   穿石,即使有再大的困难与阻碍也能突破。这是前行的法宝,也是成 功的要诀。

  曾国藩识人用人认定一个恒字,他不在乎一个人有多聪明、有多 大能力,而是着力考察其能否把一件事从头做到尾,力求持之以恒、 有始有终。这世上怀才不遇的人比比皆是,一事无成的天才也十分普 遍,可见智力并不能决定最终的成功,只有那些不计名利得失,耐得 住寂寞、抵得住诱惑,坚忍不拔而又不懈努力的人才有可能获得成功, 诚如苏轼所言: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 志。

  跬步不辍,终至千里;敦行不怠,终成大观。一个人的成功史,往 往是一部守一不移的生命史。笃定一、坚守一、精于一,方能功不唐 捐。怀素数年如一日勤学苦习,练就了一手草书天下称独步、笔锋杀 尽中山兔的书法;艺坛宗师齐白石衰年追求画法出新,闭门谢客十载, 终使画技有了龙吟虎啸,经天纬地之妙;两弹一星元勋朱光亚一生专 心研究原子能,成为核武器领域公认的众帅之帅;诺贝尔医学奖、共 和国勋章获得者屠呦呦在几间平房里用土法提炼青蒿素,历经一百九 十次实验失败后,才品尝到了成功的果实无数报国赤子为了关乎国家 和民族命运的一件事皓首穷经,披肝沥胆,这源于他们心中穷尽一生, 从吾所好的执念。

  人若愿意的话,何不以悠悠之生,立一技之长,而贞静自守--奥 地利诗人里尔克的这句话,或可作为守一不移者的最好注脚。一个人 倘若能够笃定一生的志趣,那么他就会拥有攀登高峰时的一根拐杖、

  第 6 页 共 11 页

   浪里行船时的一张风帆,人生一定会充实顺畅,硕果累累。

  感动中国人物樊锦诗(三) 被誉为敦煌女儿的樊锦诗,1938 年出生于战火纷飞的北平,成

  长于上海。1963 年,樊锦诗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北大考古专业。

  从此,就扎根黄沙漫天的大西北,在敦煌的莫高窟,一待就是五十多 年。当同龄人在谈婚论嫁的时候,樊锦诗和恋人彭金章,却不得不面 对两地分离的苦楚。

  1986 年,樊锦诗和爱人彭金章,终于在风沙漫天的敦煌团聚, 这距离他们毕业时的约定,整整迟到了 23 年。那时的彭金章,已是 武汉大学历史系副主任,和同事道别时,老彭幽默地说,还是敦煌胜 利了,老彭投降了。支持妻子,彭金章没有半句怨言,然而大家心里 都清楚,让一个年近半百的人,重头开始,要做出怎样的牺牲。

  在樊锦诗的努力下,经过 20 多年的治沙工程建设,使袭击千年 的黄沙,远远地停在摩根山后面。

  但防砂只是缓解了壁画病害的影 响,并没有根本解决问题。

  当时,摩根壁画和彩色中,已经出现了 一半以上的空鼓、变色、脱落等病害,樊锦诗也日趋中心。

  为保护石窟,樊锦诗就在全国旅游景点中率先实行限流,没想到, 这个先例却导致游客怨声载道。很多人说樊锦诗太傻,有钱不赚。然 而,外界的争议,并没有扰乱樊锦诗的步伐。她在进一步思考,如何 用更现代化的方式,向游客展示敦煌?一个偶然的机会,樊锦诗接触 到了电脑,这为她打开了一扇新窗。

  与此同时,范锦诗决定通过恋人彭金章的建议拍摄全面介绍敦煌

  第 7 页 共 11 页

   的海报。

  工夫无心人,十年的探索与坚持,樊锦诗自创摩根数字展 示中心,发表了 010-3010 和立体球幕 010-3010 两部电影。

  从那 以后,模拟电影与实地参观相结合的观光方式,不仅可以减少游客的 参观时间,还可以增加洞穴的装载量,一举两得。

  感动中国人物樊锦诗(四) 樊锦诗,一位扎根戈壁大漠深处敦煌莫高窟半个多世纪的文博工 作者,她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敦煌,奉献给了我国文化、文物保护 事业,被人们亲切尊称为敦煌女儿。

  上世纪 60 年代初,樊锦诗在北京大学考古系学习,曾在敦煌实 习,面对那里艰苦的生活条件,也曾经让她动摇过,我不想再回来了, 但是,毕业后她还是选择了敦煌莫高窟,是命运的安排,还是与敦煌 难舍难离的情缘? 当生活与工作面临抉择时,她也曾犹豫,也曾彷徨。刚结婚,她 和丈夫就面临两地分居,一个在武汉,一个在大西北,北京大学的老 师答应她,3 年后就把她调到武汉大学,可是 3 年又 3 年,她们夫妻 始终没有团圆。她的两个孩子都出生在大西北,没有人看孩子,在她 去工作的时候,只能把孩子放在家里,每天她回来,听到孩子哇哇大 哭,她这才放心,要是听不到孩子的哭声,她就提心吊胆。

  几十年如一日的工作,让樊锦诗深深地爱上了这片沙漠,爱上了 敦煌。她对丈夫说,反正我不走了,要不,你来吧!分居近二十载的 家庭终在大西北团聚。她经历了新中国成立 70 年和改革开放 40 年 的全过程,她的工作就是为了敦煌莫高窟的保护、研究和管理服务的。

  第 8 页 共 11 页

   2003 年,敦煌研究院正在搞数字化,樊锦诗也在琢磨,莫高窟 能不能数字化,让游客在洞外看?经过 10 年的探索与坚持,莫高窟数 字展示中心竣工,推出《千年莫高》和立体球幕《梦幻佛宫》两部电 影。

  感动中国人物樊锦诗(五) 莫高窟已经成了我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樊锦诗简单朴素的 一句话,却牵动了在场两百余位听众的心。12 月 10 日,文物保护杰 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文物有效保护的探索者改革先锋称号 获得者、最美奋斗者称号获得者、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先生在 数字展示中心,为敦煌研究院新一代莫高窟人作莫高精神故事分享会。

  我的履历很简单,我祖籍杭州,生于北京,长于上海,求学北大。

  1963 年,我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后服从国家的分配,到 敦煌文物研究所工作,至今 56 年。分享会在樊锦诗淡淡的话语中正 式开始。她从守一不移担当使命探索进取留住根脉四个方面,语气平 和地将自己对敦煌 56 年的深情和对莫高窟修缮、保护工作所承担的 使命与责任等进行了梳理,重点讲述了老一辈先生们无怨无悔在莫高 窟执着坚守的事迹,介绍了敦煌研究院在莫高窟的保护、研究、弘扬、 管理等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强调了敦煌石窟保护的重要意 义。

  在谈及敦煌石窟保护工作时,樊锦诗说,我们通过对比历史照片, 和现存壁画、彩塑,发现莫高窟壁画正在迅速退化,如果任其发展, 很快将消亡,如何实现永久保存与永续利用,这个难题一直在我心里。

  第 9 页 共 11 页

   终于在上世纪 80 年代末,全国计算机和互联网还没普及的情况下, 敦煌研究院与国内外合作形成一整套先进的敦煌壁画数字化采集方 法。目前已经做成两百多个洞窟的采集工作。

  当提及旅游开放与文物保护之间的矛盾问题时,樊锦诗表示,游 客进入洞窟,等于直接进入文物库房,稍有不慎便会造成文物难以弥 补的重大损失。我们必须正视矛盾才能化解矛盾、平衡矛盾。我们始 终坚持在保护文物的前提下,合理旅游开放,使文物保护与旅游开放 得到平衡发展。

  从樊锦诗的分享中,听众们再次深入了解了她如何带领团队致力 于莫高窟的科学保护,敦煌学的深化研究,在全国文物界率先广泛开 展国际交流合作,率先制定了保护专项法规和保护规划建设,率先建 设数字敦煌档案、共享敦煌艺术。通过敦煌壁画数字化采集方法使莫 高窟文物珍贵价值与历史信息得到永久保存与永续利用,多方面努力 创新性解决旅游开发与永久保护之间的矛盾,实现让莫高窟博大精深 的文化内涵传播到更广阔的世界的目标。

  通过一件件、一桩桩亲身经历的日常工作生活故事,将过往娓娓 道来,众人跟随樊锦诗的讲述回首她坚守大漠的半生情缘。感人至深、 催人奋进的分享会,让在场年轻一代的莫高窟人更为真切地感受到了 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莫高精神的深刻内涵。

  大家纷纷表示,通过今天樊院长的分享,我们更加深刻认识到了莫高 精神作为广大文博工作者共同精神财富的巨大意义,我们要向以樊锦 诗院长为代表的老一辈莫高窟人学习,将莫高精神作为做好新时代文

  第 10 页 共 11 页

   物工作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和持久动力。

  真实完整地保存保护敦煌石窟本体与周围环境,延续它的价值和

  全部信息,并传给子孙后代,是我们敦煌研究院人必须要做到的事, 这是党和国家赋予我这个敦煌石窟守护人的使命,也是赋予敦煌研究 院代代莫高窟人的历史使命。樊锦诗说,每个人都承担着自己工作的 责任,在职业范围内,我们要不断提高自己,要培养自我的良好素质, 认准目标,尽最大努力发挥自己最大的才华;以积极态度,甘于奉献, 勇于担当,开拓进取,迎难而上,不断提升自我能力;做善学之人, 主动积极学习,在书本上学,从实践中学,不断充裕自我,并消化自 我提升,将莫高精神内化于心深化于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断 探索创新,继续攀登,继续探索,追求卓越,做一个优秀的敦煌石窟 接班人。

  站在历史的新时期,作为敦煌研究院新一代莫高窟人,我们要大 力践行莫高精神,学习莫高人忠诚执着、朴实无华的鲜明品格,信念 坚定、爱岗敬业、择一事终一生的赤子情怀,甘于奉献、淡泊名利的 高尚品德,改革创新、勇于探索的时代精神,求真务实、敢于作为的 担当勇气,矢志不移、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将莫高精神体现在日常 工作的方方面面,焕发莫高精神新时代的活力魅力,争做新时代中华 文化的继承者、创新者、传播者,为把敦煌研究院建设成为我国文化 遗产保护传承的典范、国际敦煌学的高地而贡献年轻一代的力量。

  第 11 页 共 11 页

  

推荐访问:读后感 樊锦